2022是“十四五”規劃落地的關鍵之年。
2022年至關重要,承上啟下,落地質量關系全局。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24日)就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舉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介紹,我國現在仍然處于城市快速發展的階段,城鎮的人口規模、家庭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目前,我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100萬,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同時,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舊小區,有的住房面積小、配套差,質量也不高,群眾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的要求都比較迫切。新冠肺炎疫情也對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方面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王蒙徽表示,2022年將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希望全年能夠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新籌集公租房10萬套,棚戶區改造120萬套。同時,還將加快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
2022年,將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保障性租賃住房更多的是服務城市的基層奮斗者、他們有效的托起整個城市的基本運轉;我們每一個人的幸福都和他們有關系。 那么,他們的幸福感,就由安歆來守護。 #安歆集團 #保障性租賃住房#商業向善
01.
從“營建時代”進入“運營時代”
目前各地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行業當前整體處在社區型的轉型,從無到有的“營建時代”,進入從有到優的“運營時代”。
從供給側有質量的結構性改革,建立供給品質和提升效率,才能實現社會民生和企業收益的平衡,讓租賃企業實現可持續的“規模且經濟”。
在不同階段,不同企業的優勢不同,“營建時代”對重資產、建造開發型的企業比較適宜,因為各領域都需要基礎性的建設,市場看重企業在資金、規模、建設上的能力。
而在“運營時代”,基礎設施已經到位,各地落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主旋律將會從重建設轉為重運營、看效果。
隨著存量釋放,最直接的推動就是專業化時代到來。項目前后端的鏈條、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專業價值更為重要,拿的項目有沒有發展空間,賬是否算的過來,租賃項目如何實現城市運營賦能成為衡量資管公司能力的新指標。
輕資產是專業化的高質量運營最直接體現。專業化是效率的保障,更是長期繁榮的入口。
02.
高質量需要國企與民企命運共生
在保障惠民與企業經營中找到平衡
上到中央定調到地方因城施策,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政銀企三方協同、不同主體背景企業的協同。我們也看到“國企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
其中的釋放的信號也包括不同的主體企業各自發揮不同的優勢,需要前置三端籌劃,才能協同發揮保租房公共服務的功能。
而“穩租金”成為調控主旋律,也釋放著政府的保障支出與企業高效管理的協同。
對于企業而言,在響應政府保障惠民與實現企業經營收益中還是需要找到好的平衡點,選擇與經營能力強運營效率高的租賃企業合作也將是實現多贏的重要條件。
未來“穩租金”是常態,要把價格降低,就得調整成本結構,控制生產成本,提升管理效率——能做到這一點,事實上已經不只是一個團隊、公司組織能力的體現。更是一個行業的協作與管理效能。
本質也是「利他」和「普惠」,只有這樣才有價值空間。
傳統模式的租賃業務,是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討價還價的競爭關系。但在從行業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進化,成本結構優化還擁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通過合作分工,上下游企業不僅可以共同減少因討價還價而產生的資源浪費,而且通過讓整個產業鏈上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更加合理化。
還可以讓整條產業鏈的競爭力獲得提升,讓行業的整體水平獲得增進。
只有當身處住房租賃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企業,能充分發揮各自強項,相互認同,命運共生,優勢互補,合力共贏。
03.
專業資產管理服務
才能兼顧規模和效益
安歆創立九年穩健發展,堅持的不是盲目的擴張做規模,而是規模和效益同時兼顧,是又好又快的發展模式。
不依賴盲目的、過度的杠桿化,或者負債高企甚至是表外過度融資去推動投資和拉動規模效應,要靠內生資源的增長。持續解決資產端、管理端、退出端的痛點。
對于安歆,輕資產管理輸出的價值是實現「企業住宿的物業資產、企業客戶的渠道、資產運營和用戶運營」的閉環。
租賃行業不是高精尖技術領域,但最起碼是一個精細化運營要發揮到極致的領域。
有效率的資管運營貫穿始終,要用盡“地利”。
自持要考慮核心城市核心位置的地價增值紅利,輕資產更要吃透所扎根核心城市群,建立有效的項目密度,才能實現降本增效,降低規模化的管理成本、營銷和銷售費用等。
從市場看,運營專業度以及品牌資源存在局限:對于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中小型開發企業,尤其是一些本地型開發企業,由于自身在當地的資源優勢拿到了較好的土塊,進行常規建造。
但由于缺乏運營體系和強品牌背書,或者經營、開發職能局限于一定區域,需要專業的運營團隊對于項目進行規劃和管理。
專業資管團隊的輕資產輸出有利于提升資產方的運營成功率。
持有方和管理方通力合作,相互利益制衡,從一定程度來說有利于科學決策。
其次,開發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財力,任何一家優秀的開發公司獲得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借助市場力量,可以通過專業的資產運營公司實現其增值的經營價值。
對于手上有一些土地資源但并無開發的地方政府、開發企業而言更看重地塊價值以及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輕資產模式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是更加省心的合作模式。
在場景和內容的差異化打造方面,輕資產運營團隊的專業玩法將會成為特色突圍路徑。
在業態組合方面,專業團隊有助于引入適配的社區商業——實現涵蓋商業、娛樂、生活等多元場景。
多方協同,才能構建符合各城市特色的住房體系,共同促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也才能從無序到有序開啟一個高質量的住房租賃大時代。